竹鼠的生活习性
2025-07-13 09:35:11
栖息环境
- 栖息地选择:多栖息于竹林、马尾松林及山地阳坡草丛下,也有生活在芒草丛及马尾松林内土质疏松处,喜欢在郁闭度良好、避风性好、坡度20-40°的斜坡等环境中。
- 洞穴居住:洞穴深达1-3米,结构复杂,包含主洞道、穴窝、取食洞、避难洞、通道、潮室、储藏室、厕所等功能区,通常有2-4个隐蔽洞口。
活动规律
- 夜行性:竹鼠是夜行性动物,白天少食多睡,夜间活动频繁,在黄昏至黎明时段活跃,白天则穴居休息。
- 季节性迁移:春天和夏天多隐藏在竹林深处,秋冬季节会向海拔较低或者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迁移,如山谷边缘、丘陵地带以及农田附近等。
食物偏好
- 植食性:竹鼠是植食性动物,主要以竹子的根、茎、叶、竹笋为食,也吃芒草根、红薯、玉米、瓜果等植物的根茎、果实,还会食用一些农作物。
- 无饮水习性:水分主要从食物中获取,一般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。
行为特点
- 领地意识:成年竹鼠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,野生环境下领地范围约200-500平方米,除繁殖期外多单独生活,群体饲养易引发争斗。
- 群居特性:公母竹鼠通常形影不离,但陌生幼鼠合养时,在抢吃、闻到特殊气味或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惊恐时,会互相撕咬。公鼠进窝见到带仔母鼠时,往往先将仔鼠咬死才与母鼠同居。
- 挖掘能力:竹鼠挖掘洞穴的能力较强,洞道复杂,取食道长度约10米,洞道总长可达55米,取食道离地面一般20-30厘米。
- 听觉灵敏:对外界声音敏感,能通过听觉感知周围环境变化,遇到危险时会迅速躲入洞穴或采取防御姿态。
其他习性
- 温度适应:生活的温度适宜在-8℃-35℃,最适温度为8℃-28℃,尤其怕阳光直射,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。
- 磨牙习性:门齿终身生长,需要持续啃咬硬物来磨牙,以保持牙齿的适当长度和锋利度,日均啃食量可达体重的15%-20%。